这日头毒得能把地皮烤裂!眼瞅着玉米叶子卷得像干柴火,这不,界首市大黄镇的老少爷们儿坐不住了——再不下雨,今秋囤里的粮食可就悬了!一场和大暑天“抢收成”的硬仗,在田间地头悄悄打响。
“老李,你家那台水泵修好了没?俺们几家凑钱买的水管子明儿就能到!”李大村王铎庄的王婶儿在村口大槐树下扯着嗓子喊。旱情一露头,各村就自发抱团。年轻人开着三轮车满村找水源,上了岁数的大爷大妈蹲在地头挖沟引水,连放暑假的娃娃都跟着大人递工具。“俺们祖祖辈辈在这儿种地,哪能让这点旱情吓住?”年近六十的李文生大爷抹了把汗,扛起铁锹又往地里走。
村东头的老井成了“香饽饽”,排队打水的人从早排到晚。关键时刻,镇上派来“助攻”——抗旱工作专班主任高明辉背着工具包,在全镇467口机井间来回跑。“高主任天天蹲在井边,查线路、修水泵,嗓子都喊哑了。”村民们发现,原本不出水的老井接连“复活”,抽水声又在田埂间响起来。
为了让每一滴水都不浪费,村里还玩起了“新花样”。小梁庄的几个年轻人从网上学来接电技术,用电瓶车连线改装成随时可以在沟塘抽水的简易滴灌设备“电老虎”;小郭庄的老把式们重拾“点浇”老手艺,挑着水桶挨棵苗浇水。“别看这法子笨,可比大水漫灌省水多了!”蹲在地里忙活的郭之峰笑着说。而镇上牵线引进的丰云农业服务团队,正开着专业设备帮大伙浇地。“徐鹏那伙人实在,按成本价收费,还教我们用智能喷头。”种粮大户见保林竖起大拇指。
最让大伙感动的,是那些“外援”。各级干部走访时发现旱得厉害,二话不说送来洒车水;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得知消息,纷纷转账支援村里买设备。镇上更把应急机械库大门敞开,“访企入村”时发现朱小桥村民朱辉的三十亩玉米地蔫得厉害,第二天包村干部就调动两台抽水机。“没说要钱,就说先紧着庄稼救命!”老朱红着眼眶说。
如今走在大黄镇的田间,虽然日头依旧毒辣,但地里多了纵横交错的水管,水泵抽水的嗡嗡声成了最动听的“乐章”。“只要人不懒,地就不会骗人。”望着慢慢舒展的玉米叶子,村民们眼里又有了光。这场抗旱仗还在继续,但大伙心里都明白:只要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,再多难关也能闯过去!(姚易承)
广瑞网-炒股股票配资官网-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最新信息-真正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